挽救地球就是挽救人類 佛光綠色永續人才養成計畫啟動

【人間社 廖麗珠 台北報導】
國際佛光會及綠色公益基金會共同開辦「佛光綠色永續人才養成計畫」,首場於3月31日透過「ZOOM」網路授課,近1800位佛光人參與第一階段課程。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公務繁忙,仍以錄音勉眾。他說,這個世代,人們遇到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問題。氣候環境可以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對於綠色永續,大家一起加把勁讓地球健康。「這是菩薩的事業,我們發心挽救地球,等於是在挽救人類一樣!」感謝大家的熱心參與,期待這樣的力量能夠持續擴大,獲得更廣大的共鳴。

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線上關懷並感謝綠色公益規畫這一系列課程。鼓勵大家回饋每天所做的事情當中,符合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的哪幾項。例舉:「三好微電影」符合6項;一張海報,可以讓大家所展開的行動對世界帶來和平正義,也就是用非暴力的文化來推動和平,就符合SDGs第16項的目標;一個良好的健康與福祉,透過心靈的撫慰祝禱符合第3項。

覺培法師接著說,佛光會以關懷社會、世界及人類為思考點出發,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以眾生為念,其跨宗教、跨國界永續夥伴的精神即符合第17項夥伴關係等。2018年參加聯合國CSW紐約婦女平行會議上,表達佛教的觀點後,讓世界注意到佛教為世界人類做什麼,這也是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實踐。

綠色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戴慶華首先感謝佛光山及國際佛光會大力支持與協助,並說明本計畫旨在提升佛光會永續影響力及淨零碳活動規畫,藉以選拔具自然永續理念的會員參與專業培訓,精進碳盤查、淨零規畫與社會影響力等技能。透過本計畫,參與者不僅能增強專業能力,也能成為綠色先行者,期待大家加入,共同推動淨零的未來。

培訓分三個階段,一是永續影響力線上培訓,二是自然永續專員培訓,再來自然永續高級專員及自然永續師認證等課程說明。是日課程屬於第一階段,主題「永續新時代的人間行者」,如何認識人間佛教與SDGs行動的環節,含括挑戰與緊迫性―氣候變遷與地球永續危機、SDGs的背景和目標、永續素養與人間佛教、佛光會的永續地圖、SDGs實踐之影響力分析等5項要素。

戴慶華從「誰吹響了蝗軍的號角」、「抹鹽巴的蝗蟲是孩子當天唯一的糧食」、「蜜蜂不見了」說明這些都是因為氣候變遷所產生系統性的變異關係。再談到「冰封的病毒即將甦醒,下一個流行病來自氣候變遷」、「巴基斯坦的洪災」、「洛杉磯野火延燒」等等。國際探討碳排量課題「2050年ZERO」及「2030年較2010年減少45%」,都是在解決「地球不能再升溫攝氏1.5度」的問題,讓人類不要成為氣候難民。

課程的核心段落中,戴慶華引導學員從「佛光會日常活動出發」,以所熟悉的三好校園為例,引導如何對應聯合國SDGs的具體目標與子指標。透過簡表與視覺化方式,建立一張「佛光永續地圖」,讓佛光人能夠明確辨識—我們早已不是SDGs的旁觀者,而是實踐者與推動者。這不僅是一種對活動的再詮釋,更是一場從善念出發、向願力擴展的價值重構。他強調:「當我們了解所做之事正與全球永續接軌,內心的那份信念將更加堅定,行動也將更具方向。」

戴慶華結語共勉,「這是一場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永續承擔,也是佛光人願意為人間淨土做出的貢獻,讓下一代看見希望的綠色覺醒。」期許大家都成為永續新時代的人間行者,把做永續當作修行,以慈悲為光、以行動為願,發願將這盞燈化為無盡燈,照亮這片人間大地。

課程結束後,學員們踴躍留言回響,表示透過本次課程,不僅更加清楚掌握SDGs的17項目標核心理念與實踐方式,也驚喜地發現佛光會多年來推動的「三好教育」、「蔬食護生」、「植樹護地球」等行動,早已深刻契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