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共修 2025 年 4 月 5 日 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南屏別院探討族群倫理 【人間社 邱雅芳、宋滌姬 高雄報導】2025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族群倫理探討」全台唯一專場,3月30日在佛光山南屏別院舉行。人間佛教讀書會輔導法師滿穆法師引言,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有容法師導讀,主題論壇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林灑津主持,佛光山雲林講堂住持慧得法師、佛光山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劉宗澧一同與談,400多位愛書人共度書香的午後。滿穆法師表示,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成立至今已邁入第23年,巡迴海內外舉辦研討會,讓更多人透過閱讀與討論,深入體悟佛法智慧。認識人間佛教,讓善美種子深耕於日常生活當中。有容法師針對《族群倫理》的八大面向進行導讀,首先,家庭問題取決於人的心態、青少年教育在培養正向積極的人生觀。生命教育提醒我們正確理解輪迴,找到真正的解脫,而生命的價值在於創造更好的未來,相信自己能透過努力改變命運、掌握人生。宗教之間,要秉持和平的態度,落實慈悲與包容。族群方面,以「同體共生」的心態,世界才可能實現真正的和平。在「應用管理」上,懂得因果法則,學會自我管理,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生活與事業發展。慧得法師分享佛教對「家庭問題」、「族群問題」的看法。一家人相互關愛、共同努力,孝順長輩,正確引導晚輩,讓家庭幸福美滿,社會才能和諧。而不同種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和包容,不同宗教互相尊重和合作,實踐慈悲和善行,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妙樂法師讓大家深入思考佛教對「人生問題」、「生命教育」的看法。生命是因緣合和的,因果關係不僅限於當下,還包括過去和未來。生命具有改變的可能性。佛法就像GPS,為我們指引方向,給予我們內心安穩和保障。「生命教育」在建立正確的生死觀,尊重與愛護生命,以慈悲代替對立,用和平來取代戰爭。慧屏法師關心佛教對「青少年教育」、「殺生問題」的看法。星雲大師建議對青少年要用嚴格但不嚴厲的教育來開闊青少年的視野;重視人文道德。「殺生問題」上,要積極生活,才能彰顯生命的價值。貪瞋痴傷人傷己,要時刻反省自己的內心狀態。而吃素不僅僅是飲食習慣,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劉宗澧分享佛教對「宗教之間」、「應用管理」的看法。選擇正信的宗教,還需要不斷鞏固和深化。人間佛教強調在現實生活中實踐佛法,這是佛教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應用管理」方面,有人問星雲大師如何管理佛光山,大師說:「我沒有管理,我只有讓因果管理。」因果是最高的管理學。正確理解與實踐因果觀念,通過行善積德來改善命運。減少負面的因果報應,增進個人和集體的福報,團體自然能上軌道。座談會結束前,慧得法師唱〈三好歌〉供養大眾。妙樂法師期勉「以師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慧屏法師勉人「行三好、受五戒」。劉宗澧以「歡喜融和」、「尊重包容」,與大家共勉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共同建設人間淨土。 三好其實很簡單 佛光童軍服務員木基訓共學2025 年 4 月 5 日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列車開至小港講堂 探索生命終極關懷2025 年 4 月 7 日